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广告
百姓故事|轨道“医生”的进化史
来源: 华龙网     时间: 2023-07-28 09:33:50
03:09

记者手记:


(资料图)

风雨夜行,攻关克难!轨道之间皆是匠心。

编者按

科技强国,吾辈担当;大国工匠,国之栋梁。

“八级工”到底有多牛?第一代潜艇,第一枚导弹,第一颗原子弹,第一颗航天卫星都有他们的付出……绝招绝技、顶天立地、光荣与梦想是“八级工”的关键词。此后,为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,原有的老“八级工”制度被“六级工”制度取代。

2022年,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,我国对高技术人才“求贤若渴”。“六级工”制度已无法满足现有的高技术人才评聘。打破高技能人才晋升“天花板”迫在眉睫!同年,国家要求建立并推行“新八级工”制度。近日,重庆市“新八级工”制度试点工作全面启动,首批“新八级工”名单公布,他们编号“001”,是各自工种的“天花板”,也是新标杆!

即日起,华龙网-新重庆客户端将推出“百姓故事·重庆“001号”特别报道,走近重庆首批“新八级工”,一睹工匠风采。

“列车穿楼!噪音肯定很大,楼上楼下得吃苦头咯!”

“我就住楼上,放心吧,没啥影响!”

每次看到诸如此类的讨论,张杰总是神秘一笑,颇有种深藏功与名的“高人”之感。

“8D魔幻城市”重庆“列车穿楼”是游客打卡必到之处,而这一“奇观”是实现,靠的就是跨座式单轨道岔技术,而张杰,正是单轨道岔的专属“医生”。

在为单轨道岔保驾护航的19年里,张杰曾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“中华技能大奖”、享国务院授予“政府特殊津贴”。如今,50岁的他又有了新身份——重庆市钳工领域首批“新八级工”001号。

轨道“医生”

花19年点满技能

你看过凌晨的重庆吗?张杰在19年里看过无数次。

6月30日凌晨1点,城市渐渐睡去,轨道交通3号线最后一班列车静静停在车场。一群穿着灰色工服、头戴红色安全帽的人走近,最前面的正是张杰。

“开始吧!”寂静的夜里,张杰的声音格外清晰。话毕,他拎着重达10公斤的工具包,带领一众工友进入轨道内,腰背笔直,步伐矫健。

3号线是重庆第二条跨座式单轨线路,单轨道岔作为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的三大关键技术之一,至关重要。道岔没有可替换设备,一旦出问题列车就会停运,因此为了确保设备“零故障”,每晚道岔都得“体检”一回。

张杰就是道岔的专属“医生”。

“检查要仔细,小问题不及时解决,就要拖成大问题。”他一边检查,一边嘱咐身边年轻的工友们,表情严肃认真。

验电接地、切断道岔驱动电源、拆卸防尘罩……每完成一个项目,张杰就在工单上打个标记。一处检查完,他目标明确地奔向下一处。

凌晨1点-4点是道岔巡检的“天窗”时间,这3个小时里要完成所有工作。可3号线运营里程超67千米,怎么检查?

“挑重点查!杰哥这样的老师傅,每晚检查哪些位置,心里都有数,这么多年来从没错过。”同事郑韦说。

老师傅的厉害之处当然远不止于此。

有一回检查接缝板,张杰就着探照灯,眯着眼睛打量了一番,胸有成竹地说了句:“合格了!高差没有超过2毫米。”

同行的工友半信半疑地拿出游标卡尺,对着接缝处量了又量,居然真的没有超过2毫米。“你这眼睛是尺子做的啊!”工友们打趣他。

调侃归调侃,工友们其实都清楚,资深轨道“医生”也是练出来的。在与张杰搭班的深夜里,只要抬眼一扫,他们总能在横亘的轨道中找到他认真的身影。

“半路出家”

却成资深道岔专家

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张杰31岁才接触单轨道岔,是名副其实的“半路出家”。

张杰是地地道道的重庆人,在一家机电厂长大,后来也留在厂里工作,干了13年大型机械设备维修,期间大大小小的奖拿了很多个。2004年,张杰31岁,他突然决定“叛逆”一回——离开舒适圈,出去闯一闯。

这一闯就闯进了重庆轨道集团,干的还是维修工作,但这回他修的是单轨道岔。

“单轨啥子?啥子道岔?”头一回听说“单轨道岔”,张杰一头雾水。

当时,轨道交通2号线刚刚开通试运营。2号线采用的跨座式单轨交通技术引进自日本,在国内尚属空白,张杰自然没听过。

为了2号线顺利运营,与之配套的维修专班成立了。机械维修经验丰富的张杰成了专班首批成员之一。

维修专班面临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。日语标注的图纸、日籍专家、不够专业的翻译……但是时间不等人,技术壁垒需尽快突破,道岔技术必须实现中国化!语言不通怎么办?自学!

“那会国内没人懂这个,只能自己摸索。”张杰和同事们“摸着石头过河”,一边买专业书籍现学知识,一边在现场测量、比对、绘图,通过实践检验新学的知识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凭借过去的基础和刻苦的钻研,张杰和同事共同编撰了国内第一部关于单轨道岔的维护手册,中国人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单轨道岔维修标准化作业指导。

新的责任

“让后辈们站上我的肩膀”

“这台调得好,声音流畅,都过来听一听!”张杰半蹲在一台安全离合器边,右手转动机器,左手握着螺丝刀顶住机器,耳朵贴着螺丝刀柄,一边听一边招呼学员们。

道岔检修中,需要检查主电机的安全离合器,张杰经验丰富,听声音就能判断离合器是否异常。这是老师傅的独门秘诀,他正在倾囊相授。

张杰讲课从不藏私,不管是理论知识,还是实操窍门,能讲的他都讲。

2004年,道岔维修专班刚成立时,成员们都是“赶鸭子上架”。单轨道岔没有专门的学科,又属于机电一体化,临时组建的专班成员有的精通电气,但不懂机械;有的精于机械,但不懂电气,张杰就是后者。

为了尽快补足短板,张杰从零开始学电气,天天捧着笔记本找电气专业的同事请教。同时,他也把多年机械维修的经验传授给同事。

作为国内道岔维修的开拓者,没人教,他们就互相学习,扶持着前进。正因为淋过雨,张杰才总想着为后来者们撑把伞。

如今,单轨道岔在国内不再是一片空白,学员们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看到了单轨道岔技术更多的可能性。

从“半吊子”到老师傅,从开拓者到引路人,围着道岔转了19年,身份变了,张杰的目标却始终没有变过:“让老百姓坐上更快捷、安全的轨道交通!”

华龙网-新重庆客户端 林红/文

李裕锟、受访者/图、视频

孙思谋/后期

林楠/主持

(本文来自新重庆客户端APP,请至各大应用市场下载)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